1. <table id="erhjf"><ruby id="erhjf"></ruby></table>
  2. <td id="erhjf"><strike id="erhjf"></strike></td><acronym id="erhjf"><label id="erhjf"></label></acronym>

    <pre id="erhjf"><label id="erhjf"></label></pre>
  3. <pre id="erhjf"><s id="erhjf"><menu id="erhjf"></menu></s></pre>
      青花一路走來——起源于唐


          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鈷料燒成后呈藍色,顯得明凈素雅,并具有著色力強、發色鮮艷、燒成率高、呈色穩定的特點。




          關于青花瓷的起源在業內充滿了爭議。隨著近年來各類青花瓷器的不斷出土和發現,青花瓷器起源的“唐代說”、“宋代說”、“元代后期說”與青花瓷器產生所依據文化藝術和制瓷工藝的“本土說”、“外來說”交織在一起,成為爭論的焦點。




          然隨著考古的發展,考古專家們的努力,1975年南京博物院一次在揚州唐城遺址發掘了一塊唐青花瓷片,1983年秋冬之際又在同一遺址出土20余片青花碗、盤、壺殘片(分別藏南京博物院、揚州市博物館及國家文物局揚州文物培訓中心)。這些唐代青花瓷標本經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對胎、釉、青花色料的理化性能測定,并用偏光顯微鏡、電子掃描探針,分析、鑒定了顯微結構,測試了元素分布情況,證明其胎、釉化學成分與唐代河南鞏縣窯的白瓷產品相似,青花色料與該窯唐三彩器中的鈷藍料類同。199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再次在揚州文化宮唐代遺址挖掘出土了14片唐青花瓷片。




          2000-2004年4年期間,在河南鞏縣黃冶窯窯址挖掘出土的5到6片唐青花瓷片。2005-2008年在鞏義白河窯窯址出土的唐青花瓷片,發掘以燒制唐代白瓷為主的唐代窯爐,證明了鞏義黃冶窯、白河窯是唐青花的發源地。2007年,在河南出土了一件完整的青花塔形器,不僅為研究唐青花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更證實了青花瓷在唐朝就已經出現,并且起初的產地不是景德鎮而是河南鞏縣。特別是1998年印尼“黑石號”沉船打撈上來的3件唐青花完整器,和河南鞏縣黃冶窯窯址出土的唐青花瓷片,說明唐代中晚期已有青花瓷的存在。




          “黑石號”打撈瓷器中有3件完整的青花盤,從胎釉看應出自河南鞏縣窯,胎土瓷化程度很高,帶有完整的紋飾,青花料屬低鐵低錳的鈷料,為來自波斯的色料,施用的白釉也非常明亮。3件青花盤的胎體具備了鞏縣瓷土的特征。所繪花草系以毛筆中鋒刻意繪成,筆畫疏密有致,排列有序,灑脫自如,在透明釉的襯托下顯得素雅清淡。這3件青花盤可稱是青花瓷的先驅產品,是唐青花器成功燒造的典范,將成為唐青花斷代的標準器。唐代青花瓷的出現改寫了中國青花瓷的歷史,使其向前推了400多年。




          在這里,瓷庫中國認為,唐代的青花瓷是之后成熟的明清青花瓷的前身和雛形。而且從東南亞海域沉船中打撈出的三件完整的青花瓷,證明了青花瓷不僅僅是源于唐代。在唐代,青花瓷更是遠銷海外。由此可以見,當年的青花瓷從制作工藝上和藝術成就上已然獲得了海外的認可。唐代青花瓷無論是從設計上,還是制作上都是我們華夏勞動者辛勤的結晶。


      上一篇:中國早期陶瓷的釉色發展歷史  下一篇:青花瓷的起源辯及真假之辯
      国产无码电影网 一级A片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无码 亚洲一区AV 2021av视频 免费看99十八禁女人毛片 人人澡人摸人人添学生 午夜性爱福利 色 亚洲 日韩 国产 在线 黄色精品网站
      1. <table id="erhjf"><ruby id="erhjf"></ruby></table>
      2. <td id="erhjf"><strike id="erhjf"></strike></td><acronym id="erhjf"><label id="erhjf"></label></acronym>

        <pre id="erhjf"><label id="erhjf"></label></pre>
      3. <pre id="erhjf"><s id="erhjf"><menu id="erhjf"></menu></s></pre>